发布日期:2014年01月15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郑锐 时间:2014年1月15日 版面: 字号:[
大][
中][
小]
本网讯 交通拥堵,仿佛城市的顽疾,吞噬着人们的幸福感。2013年,治堵成为我省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首。省委省政府的这一声号令,为切实治堵奏响了最强音。助推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响应民众的关注焦点,省政协顺势而动,积极作为。
开展“城市交通拥堵整治工程实施情况”专项集体民主监督,是2013年省委交给省政协的一项重点工作。省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高度重视这项重要履职任务,乔传秀主席亲自部署,陈艳华副主席牵头领导,张泽熙副主席参与领导,省政协社法委负责落实,各民主党派和界别委员等积极参与。监督调研组先后赴杭州、宁波、温州展开调研,并借鉴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先进管理经验,最终形成了一个总报告和5个分报告。
挤公交、乘地铁、走码头、骑单车……本次监督调研积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采取“面对面、零距离、创可贴”的形式,努力做到在加强学习中监督,在体恤民情中监督,在参与管理中监督,在营造氛围中监督,在推进工作中监督,积极探索政协民主监督的新形式。
一次偶然的相遇
“常坐这路车么?路上堵不堵?”
金丽有些羞涩。但看着这一张张笑脸,聊的又是她关心的交通话题,话匣子打开了:“不怎么堵,现在我上班车子都不开了。坐公交实惠多了。”
在宁波市514路公交车上,治堵监督组的委员和专家们上车体验出行时,与金丽偶遇。
“怎么有车不开呢?”
“开车每天光停车费就要20块,而公车卡除了本身的优惠外,又推出了一小时优惠换乘,我换乘都不用再付钱了,每月能省100多块钱呢。还有无线公交的开通,等车时间更短了,路上也不怎么堵,当然坐公交了。”她乐呵呵地说。委员和专家们听了会心一笑,车厢内其乐融融。
准点到达目的地后,监督组又来到了市出租车服务中心,和出租车司机们聊出行。
这是2013年7月,监督组到宁波调研时发生的一幕。交通指挥中心的电子监控屏幕上,道路交通状况实时更新;高清视频电子警察系统让交通违法行为无处遁形;信号灯配时系统让红绿灯自由转换。智慧之城宁波,让委员和专家们学习和体会到了科技治堵的实效,也更坚定了他们呼吁公交优先的信念。
在杭州、温州等地,监督组与市民之间也经常有这样的偶遇。监督组努力用最切身的感受,提出最切实的意见。
一个感人的瞬间
2013年6月底的杭州,气温已逼近35度。
刚从快速公交B1上下来的几位乘客惹人注意。他们有的看着手表算着时间,有的在公共自行车服务点上与租车者搭话聊天,紧接着他们去了水上公交码头,最终进入了地铁一号线武林门地下车站。
近半小时的步行考察后,监督组的委员专家们又开始了新的探访。多久一班车?票价多少?乘客数量多不多?接驳的公交车有哪些?细心的委员们甚至直接拿出硬币,从自助买票到等候上车,再到上车感受运行情况,一环不落地体验。
列车启动,不大的车厢内一下挤满了乘客。
“小姑娘,是大学生吧?边上这位是你同学?乘地铁感觉怎样?”陈艳华副主席同旁边的乘客拉起了家常。
“嗯。他是我男朋友,我们都是财经大学工管专业的学生。”大学生钱秦芝大方地回答,学校在下沙,以前出来只能坐公交车,要花去近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乘地铁只要二十几分钟,方便多了。当得知他们马上就要毕业,这次是出来参加招聘会时,监督组的委员专家们还热心地帮他们找起了工作,顿时车厢内笑声连连。
正是有了这样的切身感受,当得知杭州市正在构建“五位一体”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公交、地铁、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和水上巴士的无缝对接时,监督组的委员和专家们纷纷赞同,并积极献言。
一次随机的走访
道路拥堵,到底堵在哪?为什么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去年8月的一天,监督组成员随机走访杭城各大路口。
早上9点,正值早高峰。
从潮王路至绍兴路段,短短的2公里路却花去了近20分钟的时间。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吴伟强有些坐不住了:“看看这红绿灯,这么点路程就有4个,再看看支小路这么多,交叉盘错,能不堵么?”
每一处标志牌,每一段路程的花费时间,每一个路口的车流情况,委员和专家们都一一记录,再整理研究。在杭州新汽车东站,在宁波各主要路段,在温州市区,这样的随机走访一直进行着,有的委员在中午休息时间骑上自行车走访,有的委员在结束了一天工作后乘着出租车走访,有的委员利用双休日自己开着车子走访……
“以前上下班走在路上就想着回家,现在会去观察路况,看看哪些路口堵,哪些指示牌有问题。”委员和专家们坚信,只有通过这样的深入调研,才能获得最真实的一手资料,提起意见建议来才能更有底气。
一声心灵的呼唤
去年10月20日上午,阳光明媚,杭州西城广场热闹非凡。
“你好,我是绿色出行志愿者,请问能抽空填一份交通意见征询表么?”
9点不到,小吴手里的意见表已经发了一大半。他领着市民徐大爷来到了桌子前,为他送上了纸和笔。而一旁,上百名身着红色制服,手扶公共自行车的志愿者们,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整装待发。
这一天,省政协及省治堵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在西城广场联合开展“绿色出行,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倡议活动,提出每个公民都做绿色出行的实践者、先行者、倡导者。这是省政协“城市交通拥堵整治工程实施情况”专项集体民主监督为治堵工作宣传造势,营造氛围,征集民意的重要活动。
“绿色出行,从我做起,为清新空气,为治理拥堵,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这一声倡议,是为建设美丽家园的心灵呼唤,是为共享品质生活的热切期盼。随后,监督组成员们骑上自行车,与志愿者们一起来到科技新村等邻近小区,广征民意,倡导绿色出行。
活动中,累计发放750份治堵征求意见表,共收到545位群众的意见反馈。“可以发展水上交通”、“立体式的过街设施少了点”、“我们这还有条断头路”……一条条建议,一声声呼唤,监督组都认真梳理归纳,并将之吸纳到报告中去。
一番赤诚的交流
想起去年的那次座谈会,杭州78路公交车司机钟岗现在还有些激动。
2013年9月23日召开的省政协《关于治理我省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关于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几点意见》重点提案办理座谈会上,钟岗提出的关于优化公交专用道设置的建议,不但得到了有关部门的现场答复,相关政策措施也开始研究启动。
当天激动的可不止他一人。除提案人,承办办理单位及委员专家外,会议还邀请了6位群众代表现场发问,而且会议全程网上直播,吸引了近9万的网页点击率,和十多万条次的评论和建议。汇民声,聚民意,集民智,监督组不懈努力着。监督组积极与省交通之声电台合作,举办省政协“城市交通拥堵整治工程实施情况”专项民主监督专题节目,在全省范围内广听意见;为征求广大网民的意见建议,联合浙江在线网站,在省政协网页和浙江在线上开辟专栏。
一幕幕动人场景,一个个感人故事,串起的是一幅真情履职的精彩画卷。创新的监督形式,务实的工作作风,朴实的百姓情怀,最终监督组客观分析了我省交通主要存在着四大突出的结构性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强化路网建设、服务保障、停车调控等五大建议,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