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谊报 服务供给不足、人才短缺、市场标准缺失……如何照护好3岁前的孩子是宝妈宝爸们面临的一道大难题。为了破解婴幼儿照护服务难题,省政府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基础上,正在抓紧研究制订本省的实施意见。省政协教科卫体委高度重视0~3岁托育体系建设,今年以来先后赴嘉兴海宁、绍兴上虞、杭州下城等多地实地调研,并于日前召开专题对口协商座谈会,省政府办公厅及相关省直部门负责人与政协委员开展面对面交流探讨。
我省婴幼儿照护服务市场供需矛盾主要集中在2~3岁入托上,调研发现,58.6%的家庭有托育需求,而实际入托率为5.4%。“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有些托班一个班只有六七个孩子。”省妇联家庭和儿童工作部部长陈晔说,由于二孩的阶段性,社区入托需求也有阶段性。
对此,孔德兰委员建议,制订全省统一的托班服务标准。省卫健委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建立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创新发展家庭照护、社区统筹、社会兴办、单位自建、幼儿园办托班等多样化、多层次的服务模式。
“作为一名用户,讲讲我的感受。”省政协智库专家叶真说,“社会办的托班费用真的高,建议实行市场调节价与政府指导价相结合的方式,由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与政府管理部门协商确定收费标准。”省卫健委的负责人表示,这个建议很有参考价值。
也有专家建议,发挥试点县(市、区)作用,允许各地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政策上的创新突破,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期,与此同时,小朋友年龄小、发病急,发生风险几率比较高,对婴幼儿照护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更高。然而,目前从业人员准入门槛低、年龄大、不稳定,即使是大部分幼师所学的内容,也是针对学前儿童群体。
颜瑶卿委员建议,建立0~3岁托育人员资格认证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培育更多的托育人才。钱红花委员表示认同,建议尽快编制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师资培训专业教材。省教育厅负责人表示,婴幼儿照护服务从业人员是个社会职业,不属于教师范畴。对各类院校的专业设置将会给予关注。
“家门口的托班要办起来。”卢金真、孔德兰等多位委员均提到,各级政府要按照标准和规范在新建居住区规划、建设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并将之纳入城镇住宅小区配套设施。老校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无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要限期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建设。胡锦全委员建议,将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列入未来社区建设内容,打造一批示范性的家庭照护培训中心、婴幼儿照护场所,在未来社区建设中明确标准配套婴幼儿照护服务场地、设施等内容。
“要像办食堂、办职工福利一样,办好自己的托儿所。”省政府办公厅负责人表示,发展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厘清职责边界,做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监管到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扩大托育体系有效供给,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