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不容辞——浙江各级政协委员勇担当_政协要闻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要闻 >>正文内容
“疫”不容辞——浙江各级政协委员勇担当
发布日期:2020年02月27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    时间: 版面: 字号:[][][]

据联谊报    17年后再出征!陈亚岗剃头明志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9日凌晨,十届浙江省政协常委、义乌市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首任院长、传染病学教授陈亚岗发布在朋友圈里的一条消息,激起了阵阵涟漪——他将作为队长,带领浙江省新一批抗击新冠肺炎紧急医疗队310人出征湖北。

2003年,时任浙大一院副院长兼传染科主任的陈亚岗,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浙江省抗击“非典”战役,并被民进中央授予抗击“非典”斗争优秀会员。17年后,他再次临危受命,挂帅出征,驰援湖北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他笑称自己这是“老将出马,以一当十”。

从院长岗位退下来后,陈亚岗仍然坚守在医疗一线,同时担任浙大四院感染科主任。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陈亚岗一直坚守岗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就在几天前,他还录制了一个短视频,指导大家务必居家做好自我防护。如今,他又带队逆行,前往抗疫的最前沿。“只要我干得动,我一直会在这行干下去。在我60岁的时候还能再战斗一次,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为方便工作,出行前他剃光了头发。

本次浙江省5支抗击新冠肺炎支援医疗队分别从杭州萧山机场、宁波栎社机场前往武汉。从接到国家通知,到完成医疗队的组建和集结,只用了10个小时。医疗队中省队1支、杭州市2支、宁波市2支,随行携带呼吸机40台、除颤仪4台、中心监护仪4台、心电监护仪60台、ECMO1台,设施设备等物资40余吨。队员由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传染病或感染科、重症医学科、内科等专业组成。

“我宣誓,我将勇于担当,不辱使命,敢打必胜,坚决完成任务。”陈亚岗率队参加了防护培训,并在医院的出征仪式上庄严宣誓。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一名传染病学的老兵,身上所肩负的责任。“我一定会竭尽所能带好这支队伍,带大家平安回来。”铿锵有力的话语,透出一名老将的坚定与勇气。

夜奔武汉!这辆绿色货车有一个特殊使命……

26日傍晚5点,一辆绿色的邮政货车装着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团队急需的一批抗击新冠肺炎的重要医疗物资,从杭州出发,星夜兼程直奔武汉。“邮政速度快,服务好,你们连夜赶过来,感谢你们!” 7日上午11点,车辆顺利到达,完成使命。李兰娟亲自接收并点赞。

一次特殊的送递,一辆满载责任的货车,这背后是省政协委员、省邮政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陈清带领的浙江邮政作为快递物流行业“国家队”勇担责任、一线作为、助力抗疫的感人故事。

26日,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委托,浙江邮政承担了一项特殊使命,那就是要为在武汉抗疫前线的李兰娟院士团队紧急免费运送1台李氏人工肝治疗仪及相关耗材,用于当地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疫情就是命令。“得知这一消息,我们马上开始组织人员投入工作。” 陈清说。因特殊时期多家企业都已暂停服务,邮件和防疫物资大量集中到邮政,武汉路向的运力本就极为紧缺,而此次所要运输的设备又如此重要,负责此次特殊运输任务的人选成了难题。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在全省邮政系统内号召员工志愿报名,并且鼓励党员发挥表率作用。短短几个小时,就有几十名符合条件的同志主动报名,争着要承担这次光荣的任务。”陈清感叹,职工们的奉献和担当精神,让他很受感动。最终选定的两名驾驶员都是思想素质过硬、驾驶技术娴熟的年轻“老师傅”。

“只要是运送抗疫物资,全部免费。”陈清表示,现今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为抗击战胜疫情共克时艰,这时候也正是最需要物资运输保障的时候。作为一名省政协委员,又是相关国企的负责人,必须带队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和委员责任。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确保绿色通道和正常收寄渠道接收的防疫物资当日接收、当日收寄、当日清运,确保邮路畅通、确保邮政服务正常开展,涌现出了不少感人的事迹。

125日(大年初一),台州市邮政分公司将企业捐赠的3万余件护目镜,由邮政党员志愿者连夜发运,次晨即抵达武汉,成为全国邮政首个利用“绿色通道”支援疫区的单位。火神山医院医疗办公家具、通风净化器设备分别由安吉、椒江相关企业捐赠,台州市邮政分公司火速对接企业,免费将物资于131日前顺利送达武汉,助力火神山医院顺利交付使用。

除支持武汉外,浙江邮政还承担了全省各级红十字会防疫物资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等全省各级定点医院的防疫物资运送,全力保障防疫工作。

周永利:不裁人、多招人、保工资!

为助力打赢“两战”,绍兴市政协委员、浙江永利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永利签发了集团今年的“一号文件”——《关于疫情期间不裁员、多招人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子公司、部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克服困难,不减员、多招人,无论职工劳动合同是否到期,都进行顺延。

“集团的这则通知犹如一颗‘定心丸’,让我们的工作岗位、收入都有了保障,工作劲头更足了!”来自安徽的务工人员钱瑞目前已经回到工作岗位上,收到这份通知,让很多员工都觉得特别暖心。

通知特别提到,针对湖北等地暂时不能返岗的员工,安心在家,工资照发。对于返绍还处于隔离观察期的外地员工,公司不但给予基本工资保障,还安排专人定时送菜送饭,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在用实际行动关心关爱老员工的同时,集团还在中国轻纺城人才招聘网、智联招聘等线上招聘平台推出600个左右的新聘工作岗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企业必须有担当,尽到应有的社会责任。非常时期,我们公司不裁人、多招人,就是为了提振每位员工信心。企业持续发展,经济好转了,防控疫情就更有底了!”周永利说。

连日来,他多次召开集团高层会议,反复研究商讨防控和复工对策,采取包车接回、为员工代买车票等多种方式保障外地员工尽早到岗;通过各种渠道筹备了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用品保障开工需要。

据了解,永利集团有30余家子公司6000多名员工,涉及纺织、印染、建筑、建材、房产、酒店、金融投资等产业。其中外地员工近4000名。一直以来,在周永利的带领下,集团扎根实业、做强主业,积极担当社会责任,热心公益事业,累计捐赠慈善资金7000万元。

“疫情期间,我们既要切实做好防控工作,也要把生产搞上去。生活方面大家不用太担心,有什么实际困难都可以提出来,公司一定会尽力帮大家解决。”这几天,周永利陆续走访了复工的下属企业,这一句句贴心话温暖了所有员工的心。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周永利立即腾出两家酒店无偿给政府作隔离点。集团还召回50余名工作人员,为隔离人员免费提供服务。“到酒店隔离的人大多是外地人,我们一定要给他们以关爱,这才是一家有担当的企业该做的事。”无论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周永利一直相信,他能做的还有更多……

“张宏强同志,你被强制休息了!”

“张宏强同志,请立即停止工作,你被强制休息了!”一直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义乌市政协委员、市中心医院护理部负责人张宏强,日前意外收到了义乌市中心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挥部向她发出的强制休息令。

张宏强为什么会收到这份特殊的“处罚令”呢?原来,张宏强已经昼夜不分,连续工作了20多天。“防控阻击战是一场持久战,更重的任务还在后面,需要你有健康的体魄予以支撑”,这份通知要求她立即停止工作,修整1天。

这是义乌市中心医院组建以来开出的第一份“强制休息令”,也是一份最暖心的“处罚令”。

“强制休息令”的背后,是一位一线医护人员“不想停下来”的故事。义乌市中心医院是浙江省诊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医院,也是义乌市的定点医院。120日上午,张宏强刚刚参加完义乌市政协全会闭幕会,还没回家放下行李,就接到医院紧急通知,让她立即回医院开会,组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和护理人员,晚上对首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第二天进入临战。

就这样,她和她的护理团队们便开始了战斗,并且一天便是连续20多天的高强度工作。

张宏强说,当义乌市中心医院接收到第一例确诊病例时,其实内心也有过恐惧、有过惊慌,因为有了第一个就表示可能后续还会有,大家的紧张度一下子都提高了。“但作为护理部负责人,我绝不能退缩!”抱着这种信念,张宏强与大家一起商量,保证在院病人不被感染的情况下,更加严管每一个来医院的人员,努力做到不将病毒扩散开去。

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穿上这身装备,对病人来说就是希望,就是健康的天使;而对穿着这身装扮的医护人员来说,身上满满的都是责任、义务。

213日,义乌市中心医院第二批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集结完毕,其中就有张宏强护理团队的成员。在送他们出征时,她一路叮嘱:一定要平安归来!

“其实目前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比较紧张,但一想到武汉需要我们,我们人手再紧张也要去支援!”因为护理人员人手不足,张宏强曾和团队成员一起连续5个通宵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昼夜不分,始终坚持工作在一线,是她这20多天来的工作常态。每当周围领导和同事劝她休息时,她总说:“我停不下来,我也没办法停下来!不是我不愿意休息,是疫情不等你,病人等不起!”特别让张宏强感动的是,同事们都很理解支持她的工作,护理人员不够需要增加人手时,她只要在工作微信群喊一声,医院其他科室的护理人员就积极报名,从来不需要医院下文件抽调人员。“我们医院这些小姑娘、大媳妇们,太可爱了!”由于恰逢春节,很多医疗生产厂家都已经放假,医院的保洁员很多也回家过年了。张宏强说,开办新病区特别是传染病病区跟一般的病区在硬件和软件上要求更严格,协调准备物资、设备,重活、脏活都得自己干,“有时某件设备没到位,就特别着急。但幸好,我们有这么一支可爱、可敬的护理团队,无论在什么时候,随叫随到!”

“为我们的护理团队感到骄傲,只要一声令马上出征,只要有需要,毫不犹豫挺身而出,护理人永远舍小家顾大家!奋战在一线的护理人员24小时不停歇,就是为了铸就阻击这场战役最坚实的盾牌。”她不止一次点赞这个团队。

“强制休息令”终于让停不下来的张宏强“不得不”休息了一天。休整后,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持续奋战!她坚信:“团结一心、担起责任、众志成城,一定打赢这场战役!”

雨雪夜,他们5个小时送出400件保暖物资

215日晚,一场寒潮来袭,气温持续下降,湖州长兴、安吉等地纷纷飘起了雪花。当疫情遭遇寒潮,有的人却一头冲进雨雪,通宵达旦为他人送去温暖。

“麻烦大家把车上的衣服和毯子搬下来,放到仓库里。”得知晚上可能降雪,15日中午,长兴县政协委员、县传媒集团电视部主任郑琦就组织志愿者们将爱心商家捐赠的200件冲锋衣棉袄和200条珊瑚绒毛毯送到了县红十字会,请他们分发给坚守在岗位的抗疫工作者。

晚上8点,温度骤降,长兴的大街小巷中开始下起雪子。大家没有退缩,短短十几分钟,第二批慰问物资共300件冲锋衣棉袄和100条珊瑚绒毛毯准备完毕。他们兵分五路发往长兴主城区的各个卡点。厚厚的冲锋衣棉袄,为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挡住了刺骨的冷风和阵阵寒意。

在长兴县人才公寓画溪花园卡点,郑琦和志愿者们将物资送到坚守在此卡点的人社局工作人员的手上。此卡点共有26位返回长兴的企业高层次人才正在隔离中,郑琦他们的到来,不仅温暖了在卡点值守的工作人员,也温暖了居家隔离者的心。

看着一线工作人员穿上冲锋衣棉袄后,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卡点。水木花都志愿者综合卡点坚守人员主要是党员志愿者和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他们负责整个社区近7000户家庭。“非常感谢,这真是雪中送炭,天气再冷,我们的心也是暖的。”年过7旬的老党员颜世年一边穿着冲锋衣一边说。

从晚上6点开始,郑琦和志愿者们将400件保暖冲锋衣和毛毯,连夜送往多个疫情卡点,直至深夜11点,物资才基本送完,共为当地30多个卡点执勤人员送上了雨雪中的温暖。这是“送给亲人”公益活动的一部分,该活动由郑琦带领团队负责组织实施。为给抗疫一线的辛勤工作者送去关心和温暖,今年春节期间,“送给亲人”公益活动暖心出炉,通过送食品、送水果、送书籍、送电视机、送电视节目等,旨在给医院和卡点、隔离点等一线抗疫人员送上一口热乎乎的食品,一份暖心的精神食粮。截至目前,“送给亲人”活动已经连续20多天为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温暖,累计送出爱心物品和食品万余件,慰问了3000多名卡点执勤人员,给他们送上了这场战疫中的暖心关爱。

“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真的很辛苦,大晚上不仅冷也没啥吃的。希望通过媒体这个大平台,做一个公益活动,既为爱心商家奉献社会搭建平台,又能为广大坚守一线的人员提供保障,将爱心传递出去,我真的很开心。”郑琦说,“疫情无情人间有情,有温度的新闻和有暖度的活动,让这个不一样的2020年,充满了感动,我们将继续传递这份爱,疫情不退,我们不撤!”

说完,郑琦又开始忙碌了,当天又有爱心商家捐赠了一吨消毒酒精,他们马上要去落实这批物资的赠送……

20亿元!为复工复产备好钱袋子

设立20亿元专项贷款资金推出企业“复工贷”,从申请到放款24小时内统统搞定,目前已为5家企业放款900万元……这就是在江山市政协委员、江山农商银行党委书记祝春凰大力推动下,江山农商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使出的硬核招数。

“没想到放款这么快,200万元贷款不到一天就到位了。有了这样的支持,我们复工复产的信心和动力更足了!”浙江骏驰纸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祝根土说起江山农商银行的“复工贷”,笑得合不拢嘴。

该公司经批准2月中旬复工,订单排到了3月底。为切实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江山农商银行在24小时内完成了企业贷款的项目申报、审批、放款等多个环节,提供了采购设备材料所需的流动资金。目前,该公司已开足马力全力生产。

得知衢州一家公司复工存在资金缺口,江山农商银行工作人员立即上门服务,当场签约,当场放款。“没想到银行还上门服务,我们深受感动。”公司负责人连声道谢。

据了解,只要是“亩均效益”综合评价C类以上且批准复工的企业,都可以向江山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或相关合作银行申请“复工贷”。

企业的“没想到”是基于委员的“早想到”。

自疫情发生以来,祝春凰一刻也没有闲着,她除了组织单位捐款捐物,还积极走访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早早地就开始为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打算。

“企业去年底刚刚发完各种奖金,现在遇到疫情不能生产,但相关支出还是摆在那里,这两个月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面对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这道资金坎,祝春凰多日奔走协调,以为企业精准解决燃眉之急。

从提出到落实,不到一周时间,214日,江山农商银行设立20亿元专项贷款资金,专门用于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重点用于支持疫情防护生产服务流通、生活物资保障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受困但有发展前景的餐饮住宿、交通物流、文化旅游、市场经营户等经营主体,开通快报快审快批绿色通道,1000万元以内贷款一天办结。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又是银行的负责人,立足本职为企业复工复产做点事,这是我职责所在,是我应该做的!”祝春凰说。

疫情发生以后,祝春凰还积极组织搭建农副产品销售平台,助力农业企业(合作社)快速复工复产。“针对工业企业我们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对农业企业和市民需求,我们推出线上购物平台,让市民足不出户宅家买到新鲜菜,同时,帮助农业企业增收增效。”

针对疫情期间买菜不便的难题,祝春凰和同事们研究后在丰收互联APP快速上线“绿优购”购物平台,城区居民线上逛菜场下单,新鲜菜品按时配送到家。进驻“绿优购”购物平台的商户免缴保证金,免收手续费、服务费等费用。

胡征:“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

一张照片日前在微信朋友圈热传,引来无数网友点赞:一位略显疲态的医生,脸上挂着口罩,坐在走廊里的小板凳上吃着快餐,看着让人莫名心疼。从这张照片中,很多人感受到了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的不易。

照片里的医生就是慈溪市政协委员、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胡征。

12122:43,胡征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生死不由个人论述,报酬更不由个人所定夺。此时,也许局外人在恐惧,在回避,但职业告诉我们这群人,责任是明确的,站出来是不能犹豫的……”

胡征就是一位在关键时刻,不计生死、不计报酬、毫不犹豫冲上一线的医务工作者。

2003年,胡征因在抗击SARS中成功抢救多名重症患者,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并获得全国铁路总工会颁发的“火车头劳动奖章”。

17年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他退掉车票,放弃了一年中仅有的几天与远在北京家人的团圆时光,主动向医院请战,到抗疫一线。“这个时候我不上,谁上!”

根据安排,他作为慈溪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负责全市新冠肺炎的排查控制、确诊患者的治疗。他一边准确做好临床认定,一边指导制定治疗方案,“白+黑”连轴转。

大年初一晚上,他以慈溪市政协委员的身份,撰写了《关于全社会参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建议》,针对性提出了“全市动员、全民防控”“实施有效居家医学观察”“重视废弃口罩的规范处理”等七条建议,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要求全面采纳,落实到防控工作中。

此外,他撰写的《关于建立临时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第三方辅助协调机构的建议》等社情民意信息,也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参考。

疫情来势汹汹,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胡征需要组织开展全员培训、梯队人员培训、发热病区设备和物资协调、细化各类处置和操作流程……面对纷繁复杂的工作,他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与相关部门和人员反复对接、讨论、修改、完善中,各项工作很快打开局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改建完成了;由优秀医护人员组成的抗疫医疗团队成立了;发热门诊24小时规范运行了……

接下来的日子,胡征更是一头扎在医院,除了发热门诊、隔离病区的工作,还及时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卫健委下发的诊疗方案及各项制度与要求,掌握最新诊疗进展,及时对一线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和指导。

身为抗疫前线科室的主任,胡征知道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他每天到发热病房查看患者,询问病情,记录病案,制定治疗方案。作为市级专家组成员,他还赴各地医院对全市的可疑病例进行分析、排查。日前,他又带领团队赶赴新改造的发热病房开展工作......

邹格兵:防疫复工严格又暖心

“我们公司是212日复工的,目前六成员工已到岗,本周除湖北地区外,其他员工基本都能到岗。”海宁市政协常委、慕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格兵边防疫情、边抓生产,不断传来复工复产的好消息。

慕容集团拥有员工2000多名,大部分都是外地员工,主营业务是成品沙发,以外贸出口为主,订单急、生产任务重。128日,邹格兵就与公司高管紧急动员,及时部署防疫工作。公司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安排管理干部对厂区和员工宿舍进行24小时不间断值守。采取“双重联系”确定回乡员工动向,把湖北籍员工分成4个网格小组,并建立微信群,由行政管理人员和车间负责人双重管理,每天进行打卡定位、身体状况监测统计。建立公司信息小组,对员工的所在方位通过钉钉考勤定位进行统计分析,分海宁市内、海宁市外、浙江省内、湖北省、其他省份进行分类管理监测统计。

元宵节,邹格兵发出了《给慕容家人的一封信》,嘱咐员工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当晚,他还当起门卫,在公司值班至凌晨。

为保障复工安全有效,公司采取“包车、自驾”方式将员工接回,分期分批复工。在员工群里,时常会看到他的提醒:“大家在返工路上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保护好自己的安全,我们会一直等着大家相聚在慕容。”他还示范防护装备穿戴方法,拍下视频上传员工群。此外,邹格兵通过海宁市慈善总会捐款,用于疫情防控医疗物资的采购,两个女儿还将攒了多年的压岁钱全部捐给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用于疫情防控。

“我们要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在严密防控疫情的基础上复工复产,每天增加员工到岗人数,每天有产品下线,一周内除疫情重点地区外全员到岗,一周内生产全面恢复正常。”这就是邹格兵对于防疫和复工的信心和决心。

7天完成亲企公寓装修,他被余杭区委书记点赞!

为了帮助企业早日复工,让外省工人回余杭有集中居住的医学观察点,28日,良渚新城管委会委托天工装饰对良渚亲企公寓进行内部装修,要求在七天内完成装修任务。

接到任务后,区政协委员、浙江天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封福良即刻成立以总经理为指挥长,分管副总、财务总监为各项目负责人的项目指挥部。根据疫情防控的特殊要求,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架构、分层分级的领导模式。

216日,良渚亲企公寓的装修工程正式竣工,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高度肯定。

良渚亲企公寓利用现有7500余平方米厂房,改造成为一个拥有195个房间、1000余张床位的疫情防控医学观察点。同时内设阅览处、健身区等功能性区域,并安装了红外线测温仪等便于防疫管理工作的设备。

封福良介绍,良渚亲企公寓项目建设过程中,日均施工人员400人左右,大家从早上7点半工作到晚上10点半,抓紧每分每秒,只为确保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作为施工总负责单位,天工装饰不仅肩负着保质保量的建设任务,更重要的是,还要保障施工现场每一位成员的安全与健康。为此,封福良成立项目临时党支部,每天早晚定时定点监测人员体温、口罩分发更换、项目现场消毒等安全管理措施,确保防护工作严格到位。

短短7天时间,需要完成整个泥工、油漆、水电、木工、弱电、消防等各大项目,这在平常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何况在疫情防控之际,人员进不来、出不去,一“工”难找的情况下。

“政府建立亲企公寓,是为了让外省工人回余杭有集中居住的观察点,帮助企业早日复工。困难再多、时间再急,我们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面对重重困难,封福良感到,这是到了考验他身为政协委员和企业家责任的时候了!

接下重任,封福良全力以赴,协调多家装修配套公司,共同参与良渚亲企公寓的设计、装修和施工。“这是天工装饰计划周密、精心组织、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的结果。”封福良自豪地说,面对疫情,面对困难,勇往直前,从不退缩,这是天工装饰的文化理念,也是他身为政协委员和企业家的责任担当!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