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同心苑 细啜襟灵爽
微吟齿颊香
品一杯香茗
诵一首诗歌
徜徉于茶主题展览
今年5月21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指出要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为庆祝“国际茶日”,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浙江省政府以“茶和世界,共品共享”为主题,通过网络开展系列宣传推广活动。
茶为国饮,杭为茶都。在杭州,今天上午,鲁华芳委员为馆长的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诗研究中心“迎国际茶日 咏华夏诗茶”主题活动也在火热进行。
杭州有“一绿一红”的西湖龙井和九曲红梅,鲁华芳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红梅”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委员名片
鲁华芳,杭州西湖区政协委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曲红梅”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杭州梅龙茶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国家高级技能茶艺师、中国佳茗大使、中国九曲红梅传播大使等荣誉称号。
茶如人生
“从小生活在茶乡,长在园,茶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乡愁。”鲁华芳是地地道道的杭州茶人,从种茶、采茶、晾茶、炒茶、制茶,到传承九曲红梅制茶技艺,推广中国茶文化,这条路,她已经走了20多年。
1999 年,鲁华芳创建了梅龙茶文化有限公司,坐落在人文底蕴深厚的龙坞茶镇。为什么取名“梅龙”?“梅”代表九曲红梅红茶,“龙”则代表西湖龙井绿茶,鲁华芳说,自己一辈子都要为这两种茶服务,这是可以为之追求一生的事业。
创业之初并非一帆风顺,她以柔韧和执着咬牙挺过难关;肩负制作工艺传承人之责,她带领团队开拓创新;注重品牌与诚信,她把客户变为能探讨茶道的老友……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二十载,鲁华芳知茶、懂茶、爱茶、惜茶,也在与茶的朝夕相对中增长了见识、提升了格局、完成了蜕变。
多年来,她参与制作的九曲红梅茶在省、市组织的名茶展评中屡获奖项,并在2002、2004、2008年的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蒙顶山杯”国际名茶博览会、中国(国际)名茶博览会上三度荣获国家级金奖。由于对茶产业的贡献,2017年,她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苦尽甘来就是茶”,这是她的感悟,“想做一个如茶一样的女子,经历时间磨砺和岁月洗礼,能够自信、从容、淡定地面对人生,温暖身边每一个人。”
以茶为媒
在制作好手中茶的同时,鲁华芳也把传播茶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在她心中,应以茶为媒,打造全方位的的文化综合体。
赴一段茶约,结一段茶缘。多年来,鲁华芳积极参加杭州文博会、非遗展会和公益宣传等活动,每年在展会上接待国内外参观客人。
2015至2017年,鲁华芳与西湖区文广新局一起接待了中东欧十六国文化部长,借助“一带一路”传播中国茶文化。
2018年,她在中国国际茶博览会上带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西湖职业高级中学学生一起接待多国领导,宣传茶文化。
2019年,梅龙草堂参与中日茶文化交流活动,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组织中英交流活动,举办“20载芳华·用青春的语言讲好杭州故事”活动,让茶的底蕴和绿色生活的世界潮流交融。
她注重向年轻人宣传传统茶文化,曾以“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为题,在校园宣讲中将茶的“一生”与人的一生精彩比对。在她的大力推动和精心筹划下,杭州图书馆茶文化主题分馆应运而生。“茶是我的导师,我也想让更多年轻人在茶香中体会传统、 思考人生、感悟青春。”鲁华芳说。
G20杭州峰会期间,鲁华芳在杭州各地的中小学宣传茶文化。她到处奔波,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感受西湖龙井茶与九曲红梅茶的魅力。
在她的带领下,公司撰写的《用茶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印制并发放5万册,送进全国50多所高校等。团队获得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成为西湖区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西湖区政协还在此创设委员工作室。最近,她又在为“转塘·石榴籽文化家园”增添茶的元素,贡献力量。
茶香千里
这几年,鲁华芳与茶的故事,还有更具意义的延续。
西湖区妇联与鲁华芳一起成立了“梅龙公益茶人培训”项目,几年来,项目受益人群已达上万人。她被亲切地称呼为“鲁姐姐”。
作为杭州市三八红旗手,鲁华芳带领市女企业家协会成员前往淳安县里商乡鱼泉村、淳安县汾口镇杨旗社区等多个村社,开展结对扶贫。
去年,她两次去湖北恩施,带去知识与技术的培训,让茶文化在当地生根发芽。
她还联合赛来西·阿不都拉教授研究开发了独具新疆特色的小吃——西湖龙井茶馕、九曲红梅茶馕,把茶文化与馕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并拓宽扶贫爱心馕店对口销售渠道。
“我想用茶的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把更多热爱茶热爱生活的人聚集在一起。”一路走来,鲁华芳不忘初心。今天是首个“国际茶日”,她对未来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更加充满信心:“通过设立‘国际茶日’,能让全世界进一步爱上中国茶、了解中国茶文化,这也是每一位茶人的初心和使命!”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