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专职”,但要“专研”——访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处处长张解放_委员专访_委员风采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
浙江政协履职服务综合平台 网站无障碍 适老版
×

用户登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委员风采 >>正文内容
不“专职”,但要“专研”——访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处处长张解放
发布日期:2015年03月27日 来源:联谊报   作者:周霜 通讯员 楼玉华   字号:[][][]
1996年成为金华市政协委员,1998年成为省政协委员,此后历任民革省委会副主委、省政协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委员、金华市政协副主席,现为省政协委员、浙江传媒学院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处处长。在悠长的履职岁月中,张解放的履职故事特别厚实,对履职尽责也有着切身的体会和丰富的实践。自本报启动“政协委员履职尽责大家谈”征文活动以来,全省广大政协委员积极响应,张解放也特别有话说,本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习总书记寄语政协委员要勇于担当责任、着力提高能力素质、保持良好形象、增强委员意识,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做到建言建在需要时、议政议到点子上、监督监在关键处。您如何理解?
张解放:20年前,更多的是享受荣誉的辉煌,20年后,更多的是承受责任的重担,这是时代的变化,更是时代的要求。习总书记提出的“懂”、“会”、“善”这三个字和“需要时”、“点子上”、“关键处”这三个词把政协委员应该如何履职尽责阐述得具体到位、淋漓尽致,为我们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政协委员虽然不是“专职”的,但应该是“专业”的。我们必须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参政能力,以更为饱满的激情和更富力量的臂膀,拥抱协商民主的春天。
记者:成为一名“专业”的政协委员,应具备哪些要素?
张解放:这个“专业”包涵了情感上的“专心”和业务上的“专研”。目前,政协委员当中存在官员化、富豪化、花瓶化等不良现象,如果你的出发点是追名逐利,那么必然沦为“开开会”、“举举手”、“鼓鼓掌”的“走秀委员”。
其次,政协委员应该在专业领域里说话。要充分认识自己的使命,珍惜自己的神圣权利,切忌捕风捉影、断章取义、合理想象,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没有研深吃透,就不能滥用发言权。另外,政协委员除了低头钻研问题,也要抬头环顾大局,做到“点”、“面”结合,始终不渝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记者:您在过去的实践中是如何体现“专业化”履职的?
张解放:我对自己有个要求,政协组织的活动“能参加的无条件参加,遇到困难的克服困难争取参加”。去年4月,省政协组织部分委员赴宁波调研,刚好与学校的一个重要会议时间“撞车”。
为了兼顾两头工作,我从杭州下沙坐地铁到火车站,再转高铁到宁波,因为刚好自己身体也有些不适,那一次的经历令人难忘。
另外,从撰写的提案中,也能看到自身“专业化”履职的成长轨迹。我的第一份提案是建议推迟小学生到校时间,选材、建议、文字都相对稚嫩。去年,我提交了一份《大力建设我省政务微博政务微信矩阵的建议》的提案。既关注到微博、微信是近年来新兴的移动社交媒体,又与新一届中央政府着重强调的政府职能转变紧密呼应。这个提案在2014年省政协全会上作了大会发言,引起各方的关注和认可,并与我领衔的合并提案《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建议》一起被评为优秀提案。
记者:对于今后提升“专业化”履职水平,更好地履职尽责,有何建议和设想?
张解放:首先,要对政协委员进行专门的履职学习培训,切实帮助委员知情明政,熟练掌握有效履职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要增强参与意识和责任感,让委员更加深入地联系和服务群众,虚心接受群众的监督。
其次,要充分利用政协界别这一特色与优势,鼓励政协委员按界别说话,按自己的专业说话,不要随便表态,表态了就要言之有物。我非常赞同界别协同、党派合作,就一些国计民生问题强强联手、看深吃透,做智慧的“集大成者”。
再次,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更多地面朝社会、面朝百姓,通过各种媒介渠道、互动平台展示新形象,汲取新力量,扩大影响力,真正无愧于这个春暖花开的时代,无愧于人民群众赋予我们的荣光。
【关闭窗口】
×

用户登录